坝上草原攻略网

MODULE TITILE

草原民俗
  • 承德年俗:普宁寺祈福 欣赏“跳布扎”

    河北电台即通客户端报道(故事广播记者 龚月超 )地处我省东北部的“塞外山城”承德,风景秀美、历史悠久。这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坝上草原,有“鹿鸣秋草盛,人喜菊花香”的木兰围场,还有“轩墀敞御园,草树静高原”的避暑山庄。烙刻着浓重皇家印记的承德,连过年都别有一番风情。点击播放按钮,同步收听记者的音频报道。在承德,满族人有120多万,占承德 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所以很多年俗都有着他们独有的味道。除了打扫房屋、祭灶王爷、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等等这些普遍的年俗之外,满族人过年有一项特别重要的

    2017-01-22 0 0 0 0
  • [组图]丰宁发现一处神秘悬崖“禅洞”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城西北30公里处喇嘛山的悬崖上近日发现一处神秘“禅洞”。该洞深20余米,宽3.5米,为椭圆形,洞内有天然形成的“居室”,左右台上有古代建筑的青砖、大瓦、柱石,砬壁上有歇山式屋脊痕迹,洞中还有喇嘛修炼歇息的炕。考古人员据此认定该洞曾为“禅洞”。由于该洞下方是高达40余米的险峻砬坡,500多年来人们只能看到洞口有一拴有半条铁索的横木,而无法攀登到该洞。为了解开“禅洞”之谜,丰宁县有关部门最近在该洞附近修建了一条通往该洞的330米长铁栏栈道,并凿出石脚窝517个,使人们终于看到“禅洞”的真实面目。这

    2017-01-10 0 0 0 0
  • 坝上草原农家院蒙古族宗教信仰

    萨满教蒙古族人原来大都信奉萨满教。凡遇有重大行事,都必需先向天祷告,请天护佑,所谓“每事必称天”。蒙古语称天为“腾格里”。为了祈求天神的保护,他们总是叨念“托着长生天的气力”。每有征战,则常常要取羊胛骨进行占卜,以断吉凶。若出师前听见雷声,便以为是上天发怒,发出叫声,不敢出兵。他们对萨满教的虔诚程度十分惊人,几乎贯穿于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出帐南向,对日跪拜,奠酒于地,以酹天体五行;以木或毡制偶像。其名曰on-gon(翁干),悬于帐壁,对之礼拜。食时先以食献,以肉乳抹其口”。还经常把每一头乳牛和母马

    2016-07-13 0 0 0 0
  • 蒙古族敬神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

    2016-07-13 0 0 0 0
  • 蒙古族的敬酒习俗

    酒被蒙古人看作是敬老和待客的最好物品。所以逐渐形成了饮酒的习俗,其中颇有讲究。无论在饮“赛林艾尔克”(奶酒)或是在饮“哈尔克”(烧酒)时,他们都要对长辈或客人敬酒。有趣的是在敬酒时,还有许许多多的敬酒歌,表达对长辈及客人的尊重。特别是一些敬酒歌,极为普及,几乎男男女女的蒙古人都会唱。在敬酒时,一边唱歌,一边敬酒,气氛十分活跃感人。在流传极广的一首敬酒歌中,形容用金杯、银杯和铜杯斟上满满的酒,和长辈和客人欢聚在一起的欢乐心情。除此之外,在博尔塔拉、巴音郭楞等地的蒙古人还用古老的民间曲调唱敬酒歌,歌

    2016-07-13 0 0 0 0
  •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都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

    2016-07-13 0 0 0 0
  • 蒙古民族的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的精神支柱。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是在图腾崇拜的社会阶段中成长起来的,没有哪一个民族超越图腾崇拜的社会阶段而祖先崇拜的。人类的成长规律对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样的。蒙古民族在其遥远的古代社会中,孕育和创造了自己的图腾。据考证,蒙古民族崇拜的图腾除了狼之外,还有龙、马、鹰等。

    2016-07-13 0 0 0 0
  • 蒙古族历史传说

    成吉思汗画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仅在现今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妇孺皆知。在《沁园春·雪》里,毛泽东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什么叫“天骄”呢?“天骄”就是 “天之骄子”的简称。汉朝称匈奴人为“天之骄子”,意思是匈奴所以强盛,是上天骄宠的结果(亦有他种解释)。毛泽东称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是因为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曾经叱咤蒙古高原,统一蒙古各部。他统率蒙古铁骑,改写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讲到成吉思汗,有必要了解苍狼白鹿的传说。据记载,早先的蒙古部落分布在鄂嫩河中上游和肯特山地区,凡是源于额尔古纳·昆的氏族都

    2016-07-13 0 0 0 0
  • 蒙古族简介

    腾格尔是天的意思,蒙古族认为万物都有灵,都按腾格尔的意志发展,天神是至高无上的,蒙古人将天神比作父亲,给人类带来幸福,因此祭天就成了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征战时祭天,祈雨祭天,过年过节祭天,结婚、打猎都祭天。蒙古人特别崇尚火,认为火能净化一切,炉灶要保护干净,不能随便动人家的炉灶,更不能从上而迈过去,炉中不能烧不洁之物,不用水浇灭火炉,有人讲“蒙古”一词的本意就是“永恒之火”,每年旧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小年)祭火神,火神是天神派往各家的代表,在这天向天神汇报,与汉族祭灶王爷一致。蒙古族视大地为母亲

    2016-07-13 0 0 0 0
  • 坝上草原旅行须“入乡随俗”

    中国有句俗话,叫“入乡随俗”,意思是到了一个新地方要问清当地礼俗,不要闹出笑话或引起不快。到坝上草原旅游,更要了解草原上蒙古族的礼俗,这会帮助你更好地度过草原之旅的美好时光。 爱畜乘车在草原上游览或到牧民家访问做客,汽车行驶中路遇畜群,要早鸣笛,以使畜群早些避开,否则车辆猛然惊畜,牲畜急跑会掉膘。如果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做客乘车到牧民家做客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车是否栓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

    2016-06-29 0 0 0 0
  • 坝上草原的牧民生活

    坝上的牧民除了放牧以外,还从事为旅游`摄影的有偿服务工作.为了满足摄影人的需要,牧民正在进行骑马表演.

    2016-06-29 0 0 0 0
  • 坝上乌兰布统草原之牧民之家

    有的游客担心去坝上草原旅游吃住问题? 牧民之家是隶属元宝山跑马场,草原深处景观。路旁彩旗飘飘、勒勒车悠然停放。。。来牧民之家的客人会享受到蒙古最高的礼节:下马酒、敬酒、献哈达、参观奶豆腐作坊、喝奶茶、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还可以在山丁子树下野餐,野味十足啊!在牧民之家你可以体验牧民热情好客的民族风情和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下马酒是蒙古族牧民对远方骑马来的客人的一种尊敬,您得喝了主人敬的下马酒才可以下马,这个下马酒在蒙古族颇为讲究。  献哈达是在蒙古族最圣洁的礼物,如果您接受敬献的哈达,那对您是莫大的

    2016-06-29 0 0 0 0
  • 走遍草原高山,只为那几分钟的光影

    为了拍日出,早上4点就起床,为了拍日落,下午1点钟就开始准备。长枪短炮扛起,爬上涉水,不畏艰辛,许多人把这种拍摄可以称之为疯狂。就是摄影人有时也不得不问自己?这有意义吗?值得吗?  中国摄友与中国大妈  在中国有一只庞大的摄影队伍,他们的年龄一般都集中在中老年,有时间,有精力,也有很强的经济基础。在一些著名的景点,在日出与日落之前,我们常看到他们集结的群体。为了追逐早晚的光影,起早贪黑。网友们把他们称为“中国摄友”与“中国大妈”并列,比如下面的场景。  你看到坝上草原的美景是这样的      而实

    2016-06-29 0 0 0 0
  • 从草原天路到闪电河湿地,一路都是风景

    说起草原,绿色的大草原立刻浮现于眼前,美丽的大草原蕴含着无穷的魅力,让人魂牵梦绕,一往情深。    草原天路位于张家口,蜿蜒盘旋在坝上和坝下分界坝头之上,途经张北、崇礼、沽源三县,是连接崇礼县奥运滑雪场、塞外风景区和张北草原风情大区的一条重要通道。      草原天路沿线分布着古长城遗址、桦皮岭、野狐岭、闪电河湿地等众多人文、生态和地质旅游资源。因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被称为“中国式50号公路”,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旅游,成为近来京津冀地区的旅游热点。      草原天路被称为中国大陆最美丽的公路之一

    2016-06-29 0 0 0 0
  • 从草原天路到闪电河湿地,一路都是风景

    说起草原,绿色的大草原立刻浮现于眼前,美丽的大草原蕴含着无穷的魅力,让人魂牵梦绕,一往情深。    草原天路位于张家口,蜿蜒盘旋在坝上和坝下分界坝头之上,途经张北、崇礼、沽源三县,是连接崇礼县奥运滑雪场、塞外风景区和张北草原风情大区的一条重要通道。      草原天路沿线分布着古长城遗址、桦皮岭、野狐岭、闪电河湿地等众多人文、生态和地质旅游资源。因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被称为“中国式50号公路”,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旅游,成为近来京津冀地区的旅游热点。      草原天路被称为中国大陆最美丽的公路之一

    2016-06-29 0 0 0 0
  • 京北第一草原民俗

    篝火晚会入夜熊,人们随着悠扬马头声,飘然起舞,如入仙境。人堆着醇厚清香的奶茶[来品尝手把肉和烤全羊]。好献上rl]]达,敬上醇香的马奶酒,唱起热情的祝酒歌,跳起潇洒的安代舞。 蒙古人自古就崇拜火,在遥远的古代部落社会,认为火在开天辟地中起了无与伦比的作马蹄燃烧灰尘覆盖大水变成的;云彩是马蹄燃起的大火,烧烤大水使水蒸气漂浮升起形成的;星星是马蹄溅起的火星,升入高空才永远发亮的……所以在猎场或战场上大获胜利时,大家都围着篝火,庆祝这次的胜利,祝福下次的成功。几千年过去了,草原游牧民族还保留着这古老的庆贺方式

    2016-06-29 0 0 0 0
  • 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把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

    2016-06-29 0 0 0 0
  • 坝上草原农家院满族:“落草”之俗

    坝上草原农家院为你提供的满族民俗常识:每个民族在孩子降生后都有不同的习俗,千奇百怪,非常的有意思。特别是满族的婴儿诞生有自己独特的习俗。  满族称婴儿降生为“落草”。妇女临产时,将炕席卷起,放块石头压在席卷上,拿一些谷草铺垫在炕上,将孩子生在草上,故称“落草。这种习俗带有浓郁的狩猎民族古朴、粗犷的遗风。干草既可防湿,又可以御寒。  如果生个男孩,就在家大门边悬挂木制弓箭,俗称“公子箭”。这并非真的弓箭,而是用树枝煨成弓,用红布缠三支箭,预祝孩子长大成名以后成为一名精骑着射的勇士。如果生个女孩,则

    2016-06-29 0 0 0 0
  • 塞罕坝的历史由来

    塞罕坝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我国的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康熙大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季狩猎的古代礼仪,同时锤练满族八旗的战斗力,实行怀柔政策绥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等巩固国家政权的多种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部 “敬献牧场,肇开灵圃,岁行秋狝”的名义,设置了

    2016-05-03 0 0 0 0
  • 木兰围场坝上有一处旅游休闲优雅之地叫御道小院

       承德7月20日讯(孙占军)最近很多自驾游的朋友纷纷发布围场坝上旅游攻略,推出木兰围场坝上景区内的一处自驾游的现代化“农家院”御道小院。    据了解,御道小院位于木兰围场坝上景区,是集餐饮、住宿、停车、烧烤、篝火、旅游咨询于一体。交通便捷,紧邻旅游公路;风景优美,与景区融于一体。    最让自驾游客亲睐的是御道小院环境整洁,高标准装修首次使用;价格接地气,自营小院无房租。    如果您在坝上可以给御道小院的院住联系18632461686,去感受独具特色的“农家院”和木兰情怀。

    2015-07-26 0 0 0 0
共有1页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13910394591
- 商户添加
火爆位置推荐合作
技术支持: 探宝客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